建材;授信;风险;规避中图分类号:F76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0)02-18-022009年我国经济继续高位运行,GDP年增长率达到了8.7%。在宏观经济面良好运行的大环境下,建材行业大力推进推动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产快速增长。截至2009年11月,建材行业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87%,较2008年上升了0.11个百分点。然而发展的背后,由投资过热所造成的结构失衡、产能过剩等问题依然困扰着行业的发展。为此,2009年12月工信部下发《关于报送水泥和平板玻璃淘汰落后产能三年计划的通知》,根据这个通知,2010年全国将淘汰水泥产能4661万吨,淘汰平板玻璃产能780万重箱。在此背景下,各生产经营企业、投资机构和银行有必要发掘行业市场规律和发展趋势,充分研究论证建材行业授信风险,据此制定发展战略,以降低投资风险,保持建材业又好又快发展。一、建材行业主要授信风险分析我国建材行业授信风险主要在于能源和原料的上涨压缩了利润空间。同时有限的议价能力难以有效转移成本提高带来的压力。此外出口的下降将不可避免地降低建材的海外需求,使其更为依赖国内需求。1、 成本上涨挤压盈利空间建材属于高能耗产业,我国建材行业更是能耗偏大。建材成本中大部分为原料和能源成本。虽然建材产品的价格处在上升阶段,但是以煤、电、油等为主的建材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将使建材生产成本费用提高、短期盈利能力下降,全行业经济效益提高面临更大压力。2、行业整合加大重组风险强制性淘汰产能与对重点企业扶持等政策的实施将导致建材行业洗牌加速、整合力度加大。市场整合将以脉冲方式推动龙头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高行业的集中度,通过规模效益提升行业毛利率水平。不过对于快速增长型企业而言,其整合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检验,很有可能存在整合不力、消化不良的风险。而对于稳定增长型企业,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整合经验,但由于企业机制、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也存在难以真正实现规模效应的风险。3、投资过旺造成产能过剩受国家4万亿投资的影响,2009年我国建材行业固定同比增长高于2008年水平,也高于制造业平均增幅,建材行业面临着固定投资过旺的风险。在我国“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建材行业投资过旺,难免有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一旦国家出台更为严厉的调控措施,届时大量中小建材企业将面临停产整顿及进行技术改造的风险,同时还存在大量新增项目停建或建成后无法投产并盈利的风险。4、汇率上升增加出口成本从2007年底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等主要外币汇率不断攀升,并且有加快的趋势,这无疑将增加建材企业出口的成本,抑制建材出口量。这种负面影响突出的反应在出口比例相对较大玻璃行业。就具体的公司来看,出口导向型企业受到的冲击较大,而内销型及进口来料加工型企业所受的冲击相对较小。此外,美国经济的衰退和下调将带动整个全球市场需求的下降,对国内建材、钢材、工程机械制造等行业带来很大压力。5、退税下调引发利润下降“十一五”开始的第三年,我国陆续取消了水泥等建材产品的出口退税,这体现了国家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政策倾向。短期而言,这一政策对大企业出口会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使其面临出口直接下滑的风险。同时由于出口退税率下调,出口产品的销售成本相应上升,从而导致利润减少。受影响的企业主要包括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山水水泥等国内企业和日本太平洋、韩国大宇和台湾嘉新水泥等外资企业。同时,出口退税将玻璃及其制品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将会对平板玻璃特别是高档建筑加工玻璃和汽车玻璃出口产生负面影响。随着国内平板玻璃出口量的不断增大,遭遇国外反倾销的风险增大。2008年以来,已有美国、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菲律宾、南非等国先后对我国出口的浮法玻璃、汽车玻璃等玻璃产品采取反倾销调查或保障措施。6、新法出台增加劳动成本随着2008年新《劳动法》的颁布实施,劳动用工的规范化使得劳动力成本也显著提高,这给建材行业的利润增长带来了压力。据估算,在实施新劳动法以后,不同类型和不同正规程度的企业成本至少要增加17%以上。如此高额的支出也将使一些完全靠廉价劳动力赚取薄利的企业面临着出局的风险,行业内一些不够正规的企业如果不质变就意味着死亡。7、节能减排亟待产业转型按照国家规划,“十二五”期间建材工业节能总目标是,力争使建材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20%。为了实现该目标,建材行业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先进生产工艺取代落后生产工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扩大对各类工业废弃物的利用量;提高建材产品质量,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加工制品业;增强节能意识,加强企业节能管理。此外,由于建材行业的高能耗特征,能耗指标的高低也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大小,进而决定企业的竞争能力的强弱。在国家大力推行节能减排产业政策的大环境下,能耗高的企业由于竞争力的下降面临着被淘汰或被并购重组的风险。二、总体授信机会综合以上分析,我国建材行业目前处于景气回升阶段,其盈利水平位于理性区间并将持续平稳增长。从供需角度而言,建材2010年的新增产能将继续提升,但是产能增长速度将快于行业需求的增长。这将进一步推动建材行业产品和结构的转型升级。在政府节能减排政策的指导下,建材行业将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行业整合将加速,这种以行业整合为特征的外生性增长将带来行业的重组价值。因此,在建材行业2010年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旋律下,商业银行应该结合证监会颁布的《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充分考虑建材行业的特征及有关的行业政策,制定合适的授信政策,同时也要使风险水平保持在合理的区间内。三、授信策略及建议1、增加授信额度通过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及建材市场发展趋势,商业银行可适当增大建材行业的信贷投放额度,尤其是采用节能环保技术的大型企业。在子行业的授信方面,银行可增加对水泥行业整体的授信额度。同时重点关注区域龙头企业,以及新型干法加散装水泥的生产组合。对玻璃行业,建议银行重点关注并购主题,增加对下游深加工企业的授信。2、缩减授信期限由于2010年是建材行业转型和调整的关键期,这期间将存在较大的变数,因此商业银行对建材行业的授信期限不宜过长,适于提供中短期授信。对于进行扩大产能的一般性长期投资,应尽量予以避免。若是在先进工艺设备方面的长期投资,则可适当支持。3、优化授信结构商业银行应及时调整信贷投向,组织“两高”行业涉及项目贷款的清理。对耗能、落后产能的项目的企业,不再进行信贷支持,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全已投放的信贷资产。对列为国家重点的节能减排项目以及得到财政、税收支持的节能减排项目给予信贷支持,不过由于这些项目的政策变数较大,信贷投放面不宜过大。建议商业银行采纳证监会的建议,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和环保政策等要求,对授信行业、授信企业进行分类,实行“名单制管理”。4、区域授信政策授信主要投向行业集中度提高较快的地区,以及在所在地区占有份额较高的企业。在水泥行业中,预见在未来“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环渤海经济圈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等区域发展战略稳步推进的背景下也将诞生出类似海螺水泥的区域龙头企业,因此建议银行密切关注华中、西北、东北以及环渤海经济圈这些区域的建材龙头企业,并给与一定的授信支持。而东部地区的市场成熟度较高,在未来期间可能会面临需求压力,因此建议商业银行紧缩该地区的授信。参考文献:[1]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2009-2012建材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J].中国市场调查,2009.[2] 林宪德.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 罗梦醒,刘艳涛,刘军.绿色建材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建材科技,2009,(04):80-83.[4] 陈从喜,顾薇娜.国内外建材开发研究进展[J].延时矿物学杂志,1999,(04):12-14.作者简介:马东升,男,经济师,就职于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杭州设计研究院;张瑛,女,助理经济师,就职于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杭州设计研究院。